
當前,投資者需求已經從購買基金,轉化為多元資產配置,華夏基金多資產全能平臺應運而生
在多年市場和資管經驗積累的基礎上,華夏基金建立了 以策略為核心,專業投委會牽頭,基金經理負責制的投資決策體系
華夏基金投資策略體系 涵蓋境內外市場,覆蓋各類風格和主流行業 ,力爭滿足機構和個人客戶對特定策略的配置需求


2004年,華夏基金推出 境內首只ETF—上證50ETF(510050) ,引領境內公募基金行業走入ETF時代
華夏基金是境內 唯一一家連續8年 獲評 “被動投資金牛基金公司” 獎的基金公司。截至2023年末,華夏基金旗下 權益ETF 規模達超 3900億元,市場份額超20% ,是 唯一 一家權益ETF年均規模 連續19年 穩居 行業第一 的基金公司
截至2023年底,華夏基金被動權益產品規模 超4500億元 ,排名 行業第1
在被動權益領域,華夏基金已經建立了完善的產品線,全面覆蓋 核心寬基、熱點行業/主題、商品、境內外市場、策略指數 等豐富類型,通過在指數產品的 布局、運營、營銷、投顧 等方面的綜合賦能, 持續保持領先優勢

豐富的實戰經驗: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成立于2005年,是業內 最早 進行主動量化投資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,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。專門設置了量化投資決策委員會,帶領公司量化公募規模持續領先行業
率先應用AI輔助:2017年起 華夏基金與專業機構合作,從多個維度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投資領域應用,是業內最早開展人工智能輔助投資的團隊之一
實盤規模領先: 2019年,AI輔助量化投資實盤產品正式上線。通過運用人工智能輔助對海量數據的處理和投資決策,力爭發掘更多非線性信息,改善主觀決策偏差及情緒影響,提升反饋調整的效率,同時加強自主優化,力爭提升投資勝率,獲取更符合時代要求的Alpha。目前華夏基金主動量化產品規模達超 300億元,規模與業績均處于領先水平

華夏基金建立了完善的 債券研究體系 ,在信用研究方面經驗豐富,是業內最早建立信用研究團隊、業內最早建立評級系統的基金公司
"固收"產品豐富,"固收+"厚積薄發: 自2008年3月布局華夏希望債券(二級債基)開始,華夏基金已深耕"固收+"領域已超15年,積累了豐富的市場和管理經驗
公司設立 公募混合資產投資部 ,專門負責公募產品“固收+”策略投資

率先出擊: 公司2016年成立資產配置部,統籌包括FOF(Fund of Funds,基金中基金)在內的配置類組合的投資
2017年發行首批公募FOF- 華夏聚惠FOF ,公募FOF產品涵蓋多個細分類型,數量、業績均居行業前列
科學方法論: 改進海外資產配置模型,創造更符合中國國情的資產配置理念;自建 MVP+五因素六象限 資產配置模型,指導大類資產配置
團隊實力雄厚: 華夏基金FOF團隊多出身于 權益基金經理 ,對基金池底層標的資產以及基金經理的理解刻畫較為深入,善于挖掘黑馬基金經理。FOF投資方向涵蓋境內外,投資類型涵蓋專戶、公募,并為基金投顧提供研究支持等

華夏基金早在2015年就積極探索公募REITs業務形態,目前已建立了 包括Pre-REITs前期項目培育、投行項目執行、發行銷售、戰略配售投資、運營管理、上市流動性管理在內的全流程業務鏈條 ,2021年首批公募REITs上市以來,華夏基金持續創新和引領行業發展
2023年度,消費基礎設施納入底層資產范圍,年內華夏基金獲批 2單 ,規模達 79.7億 ,在 商業不動產REITs領域奠定良好開局
截至2024年3月31日,華夏基金已累計發行并管理 8單 公募REITs產品,合計募集規模 249億元 ,是境內 管理單數最多、管理規模最大 的公募REITs管理人
